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Hydrangea kwangsi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9秒
粤西绣球
Hydrangea kwangsiensis Hu
中国植物志>> 第35(1)卷 >>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>> 绣球属 Hydrangea

15. 粤西绣球(植物分类学报)

Hydrangea kwangsiensis Hu in Journ. Arn. Arb. 12: 152. 1931. et Hu & Chun Icon. Pl. Sin. 3: pl. 135, 1933; Chun in Acta Phytotax. Sin. 3 (2): 134. 1954.

15a. 粤西绣球(原变种)图版45:4-5

var. kwangsiensis

灌木,高1-3米, 小枝圆柱形,淡褐色,无毛,具明显的环状叶痕。叶纸质,披针形或阔披针形,长9-20厘米,宽1.5-5.5厘米,先端渐尖或具短尾状尖头,基部狭楔形、阔楔形或钝圆,两侧稍不对称,上面无毛,下面被疏散、紧贴微柔毛,边缘稍反卷,近全缘或基部以上有具硬尖头的稀疏小齿;中脉粗壮,上面平坦,下面微凸,侧脉6-8对,有时11对,纤细,弯拱,下面微凸或清晰可见,网脉两面不明显;叶柄长1-3厘米,基部扩大几乎全部抱茎。伞房状聚伞花序具长6-12厘米的总花梗,顶端截平,分枝3,扩展,中间的分枝远比两侧的短,密被紧贴短柔毛;不育花萼片4,少有3或5,白色,广椭圆形或卵形,不等大,长1-3厘米,宽1-2厘米,全缘,先端圆或微凹;孕性花萼筒长陀螺状,被短柔毛,萼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0.7-2毫米,宽1-1.2毫米;花瓣长椭圆形,长3-3.5毫米,宽1.5-2毫米,先端稍钝,花后外反,蓝色;雄蕊10枚,近等长,与花瓣等长或稍长之,花药长圆形,长1-1.5毫米;子房4/5下位,花柱3,钻状,结果时长2-2.5毫米,扩展或稍外反,柱头小,头状。蒴果长陀螺状,不连花柱长3-4.3毫米,宽2-3毫米,顶端突出部分长0.5-0.8毫米,等于蒴果长度的1/6-1/5;种子棕黄色,卵圆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0.4-0.5毫米,宽0.3-0.4毫米,无翅或有时一端或两端具极短的翅,且基部的翅常呈短柄状。花期5-6月,果期10-11月。

产广西(北部至东北部)、贵州(东南部)。生于山谷密林或路旁疏林中,海拔600-1500米。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罗城北部。

15b. 白皮绣球(变种)(植物分类学报) 短柄绣球(植物分类学报)

var. hedyotidea (Chun) C. M. Hu, 广东植物志2: 209. 1991. ——H. hedyotidea Chun in Acta Phytotax. Sin 3 (2): 135. pl. 11, 1954——H. brevipes Chun op. cit. 3 (2): 137. pl. 12. 1954.

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,其花序轴及分枝无毛或仅于顶部被短疏毛;孕性花紫红色或略带蓝色;花柱近直立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1月。

产湖南东南部、广东北部和广西东部。生于山谷密林或山坡路旁疏林下或山顶灌丛中。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乳源县。

陈焕镛教授在发表 H. hedyotidea Chun 时,认为它与 H. kwangsiensis Hu 很近似,只是前者的孕性花为深红色,且花序无毛;而后者的孕性花则为黄色,花序有毛。但根据原描述和标本记录,H. kwangsiensis Hu 的孕性花应为蓝色,并非黄色。H. hedyotidea Chun的孕性花则是紫蓝、紫红、深红色,基本上应属紫红色或略带紫蓝色。笔者认为,就花的颜色而论,这两个种的花色基本上是属于一个范畴的。由于环境条件和土壤成分等的不同,花色也是可变的,因此,把H. hedyotidea Chun降为变种,隶属于H.kwangsiensis Hu之下,是妥当的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5《中国植物志》第35(1)卷 21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